【院感科普】预防职业暴露——保护自身安全
- 作者:院感办
- 发布日期:2025-04-02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3
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重大职业风险,但通过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和及时处理,可以大幅降低感染概率。今天带大家全面了解职业暴露,从而更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
1.什么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皮肤或黏膜意外被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2.职业暴露分类有哪几种?
感染性暴露(主要指血源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职业暴露(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物)和其他职业暴露。
3.医院常见的职业暴露原因有哪些?
锐器伤。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70-8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50-60%。所以针刺伤或锐器伤对医务人员的威胁时刻存在。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程度分级?
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 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为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5.针刺伤时如何处理?
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必要时进行包扎。
6.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学习改变观念,观念改变行为,做好标准预防: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穿戴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注射、以及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等。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