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何不立即给骨伤患者做手术?

  • 作者:骨二科
  • 发布日期:2024-08-13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0

骨折后,要求立刻做手术的患者在骨科屡见不鲜,如果医生没有在诊断后马上手术,而是选择让他们去检查、消肿等,患者和家属就会误认为这是医生的怠慢,是耽误病情。那么,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骨折后为什么不能立刻做手术?

图片

1、骨折早期,保持肌肉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更重要。

骨折之后,软组织损伤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肿胀,一般肿胀在1-3天内达到高峰,这时候采取手术治疗,对血管、筋膜、肌肉等组织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些组织的血液循环受影响,会导致肿胀进一步加重。

所以,在骨折早期进行治疗时,主要的目标是保持患者的肌肉张力和减轻受伤部位的肿胀,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临床实践也证明,等软组织消肿后再进行手术,能减少软组织的坏死几率,更易于进行手术,患者也恢复得更快。

2、骨折后立刻手术等于二次创伤。

在骨折损伤+手术双重刺激下,往往会加重局部软组织损伤,很有可能因为肿得太厉害导致手术中切口没法缝合,或者勉强缝合后过几天出现皮肤坏死,增加感染、钢板外露、多次手术的风险。而在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骨折来医院后已经有肿胀了,这个时候医生为了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患者后期痛苦,先采取制动消肿治疗,然后再手术。

图片

3、术前检查必不可少。

常规手术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友病患者需要给予输注凝血因子,把凝血时间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传染性疾病检查等;对于下肢骨折,还要检查下肢血管彩超,看看有没有形成血栓;对于老年人骨折,在手术前还要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判断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和代偿功能。如果检查中出现问题,必须通过内科会诊,进行调整。

另外,骨折的同时可能会伴有胸腹部头部的隐匿性损伤,比如说肝脾包膜破裂等,如果骨折之后不进行详细检查立刻就进行手术,很容易出危险。

不立刻做手术骨头会长歪吗?什么时候做手术最好呢?

图片

其实,骨头长得没那么快,临床结果显示:伤后两周内手术对骨折愈合及术后康复没有影响。

对于骨折后不能立刻进行手术的患者,医生一般的做法是先是给予简单的处理,比如石膏外固定、支具外固定、皮牵引或是骨牵引。

当然,手术也不能拖得太久,否则可能因为骨折开始生长连接后增加手术难度。骨科医生会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骨折时间做一个综合评估,从而制定一个合适的手术时间。

一般来说,骨折引起的肿胀在1-2周内会消退,这时医生会建议进行手术。

手术时间最晚不会超过三周,原因在于三周是"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的分界线,三周后骨折部位周围的组织粘连会使手术的难度增加,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哪些骨折必须进行手术?

图片

1、受伤6小时以内无明显肿胀的闭合性骨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排急诊手术。

2、对于开放性骨折在6-8小时以内者,肿胀严重可能影响患肢血运时或严重创伤使患者血管神经遭到损伤,这时就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另外,开放性骨折极易导致感染以及各种并发症,为了保留肢体功能,需要立即手术。

3、骨折导致骨间膜室综合征的。骨折部位不停出血,引起骨间膜室压力增高,超过静脉血压并阻断静脉回流,使受伤部位越来越肿,最后压力超过动脉血压,使瘀滞的血液无法流出,这时就需要切开骨间膜室,重建肢体血液循环。

4、高龄患者在24-48小时以内手术,比72小时以后手术的死亡率要低。这是因为,超过72小时以后,肺部感染等很多并发症就出来了。而高龄患者尽早做手术,就可以减少很多并发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