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关注蒲城这位医生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4-05-25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30
“作为一名党员,时刻要牢记誓言,对得起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作为一名医师,要不忘初心,对得起医者这份职业……”这是蒲城县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于凯写在工作日记中的一句话。
从医20多年来,他用仁心仁术点燃“心”希望,先后让1000余名患者的心脏重获生机,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五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基层优秀医师”、渭南青年名医、渭南市好青年、蒲城县优秀青年。
作为一名医师,查房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即使在节假日,他都要到病房里检查一下,才觉得心里踏实。他常说:“病人把命交到咱手里,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天冷时,细心的于凯会先用手把听诊器捂热,再听诊。看病时,会扶着患者慢慢躺下,等检查完后,再把患者慢慢扶起来。
无影灯下,他身穿30多斤的铅衣,用一根导丝剥离血管中的堵点,只为燃起“心”希望。手术台上,他常常一待就是一天,靠喝咖啡提神。有一次,他接连进行6台急诊手术,长达36个小时吃住都在手术室,没有回家。
2021年3月21日凌晨,电话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于凯。“一男性患者饮酒后突发胸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听到电话那头同事急切的声音,他立即赶往单位。
于凯赶到手术室,穿铅衣时,发现心电监护显示异常,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症状。“除颤、除颤!”他边喊边冲向除颤仪……经过抢救,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发现冠脉血管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导丝,在于凯的手中缓缓推进,很快到达心脏位置,支架顺利抵达“目的地”。堵塞的血管,瞬间畅通。
今年2月9日,除夕夜,于凯正和家人吃着年夜饭。22时42分,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是科室医务人员打来的。
“我马上到!”于凯拿上外套,便冲出了家门。0时25分,当完成全部手术流程,目送患者平安离开介入导管室后,大家互相击掌庆祝。于凯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一台手术做了两年,跨年了!”
面对凶险的病情,面对患者及家属充满信任的目光,于凯总是兢兢业业,不负众望。他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遇到急需手术的急性心梗病人,无论深夜还是凌晨,他给的答复就是:“马上安排!”
患者眼中的于凯,手术做得又快又好,仿佛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但身边的同事、父母、爱人,知道他默默下了多少苦功。
于凯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心脏模型,方便给患者形象讲解复杂的病情。书架上摆满各类心血管领域的书籍,一有时间他就会研读学习,不让自己落伍。
近年来,心梗病人越来越多,致死致残率高。为更有效地抢救病人,于凯和科主任张珍侠开始筹备建设胸痛中心。调整设计方案、优化布局、建立制度,他每天早出晚归。2020年10月,县医院一举通过认证,成为陕西省首个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的县级医院。
由于工作持续高度紧张,于凯吃饭很不规律,患上了胃病。如今,他血压偏高,需要吃药控制,且常常失眠。2023年12月,于凯突发神经性眩晕综合征,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时间就是生命。作为心血管内科医师,于凯更懂得时间的宝贵,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他就迫不及待地返回岗位。
作为县政协委员的于凯,更加关注基层冠心病救治规范化,着力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通过帮扶指导,全县7家乡镇卫生院顺利通过认证授牌,胸痛就诊绿色通道正从县城延伸到镇、村。
“逐梦‘医’路,不负韶华。每当成功完成一台手术,心里特别高兴,感到累并快乐着……”于凯如是说。(通讯员 秦渭平 李海鹏)
(刊载于2024年4月25日《渭南日报 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