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别让“诊室高血压”骗了你

  • 作者:超声科
  • 发布日期:2025-09-16
  • 编辑:宣传科
  • 点击:1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在医院测血压时紧张得手心冒汗,数值飙升,回家后自己测,又一切正常。也有人常年服用降压药,白天血压控制得不错,却依然发生了心梗、脑梗问题出在哪里?很可能是因为,有一个隐藏的“血压刺客”,专门在您放松、甚至沉睡时悄悄作案。

 

问题出在哪里?很可能是因为,有一个隐藏的“血压刺客”,专门在您放松、甚至沉睡时悄悄作案。

 

诊室血压,为何会“说谎”?

 

传统的诊室血压,就像一张“ snapshot”(快照),只能捕捉到您紧张状态下某一瞬间的血压。这种“白大褂高血压”现象很常见,有时甚至会导致过度治疗。

 

家庭自测血压,虽然提供了多个时间点的数据,但无法覆盖您工作、运动、吃饭、情绪波动和最重要的—夜间睡眠等关键时段。我们的血压在24小时内如同海浪,有高峰也有低谷,漏掉任何一段都可能误判。

 

夜间,才是血压管理的关键战场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比白天平均降低10%-20%。这个过程被称为“杓型血压”,是身体在进行自我修复和充电。

 

但有一部分人,他们的血压在夜间不降反升,或者下降得不够(非杓型甚至反杓型)。这个藏在黑夜里的“血压小偷”,会悄悄加重着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负担,是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沉默杀手”,其危害性甚至远超白天的高血压!

 

“神探”出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仪是一个小巧便携的设备,您佩戴在身上24小时。它会在白天每30分钟、夜间每6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压,忠实地记录下您一天中所有状态下的血压值,包括夜间睡眠期。

 

它的优势 

 

鉴别“白大褂高血压”,避免不必要用药。

 

发现隐匿性高血压(诊室正常、日常偏高)。

 

精准评估夜间血压模式,揪出元凶。

 

那些人群需要进行动态监测血压   

 

诊室血压高,家庭自测正常者。

 

血压波动大,药物控制不理想者。

 

疑似有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者。

 

长期熬夜、打鼾严重、或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监测结束后,你会得到一份详细报告。医生据此可以精准调整服药时间和药物种类。

上一篇:

下一篇: